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秉持“医文相融,德术兼修,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前沿国际视野、扎实实践能力、丰富创新精神的卓越作业治疗人才,致力全民健康、卫生和福利事业,循证为本、注重研修,建设国内一流康复作业治疗专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康复作业治疗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基于证据的实践、研究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作业治疗师人才和适应中国及当地社会需求的作业治疗从业人员。毕业生能够胜任康复作业治疗相关的临床、教学及科研等工作,能在各类医疗单位、学校、社会康复机构等从事临床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教育和研究。
(三)培养规格
1.标准学制:四年。
2.毕业要求:符合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毕业要求,并且获得毕业最低要求176.5学分,其中必修91学分,选修85.5学分。
3.毕业考核模式:
(1)毕业实习结束前:临床实践操作。
(2)毕业实习考评: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完成各实习教学环节,考核合格,修满规定学分。
(3)毕业论文:毕业前要求完成一篇论文。
4.学位授予: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5.知识、能力与素养要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办学理念、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形成专业毕业要求。使学生能够:
(1) 具备胜任作业治疗实践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作业治疗干预的流程及推理。
(2)掌握本土化作业治疗实践,关注社会、社区和个人的需求,理解人-作业-环境的关系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3)具备将知识、技能、态度和证据融入作业治疗实践的能力。
(4)具备能够与患者、医务团队、利益相关者和社区进行有效沟通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具备科研创新、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致力于促进个人、社区或团体、以及全民的卫生与福利。
(7)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积极态度。
(8)主动承担对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责任,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具备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专业课程体系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世界作业治疗联盟(WFOT)作业治疗师教育准入标准》设置。
课程体系以“平台+模块”模式设置,平台包括通识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和创新与个性发展平台。通识平台包括思想政治与哲学类课程、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课程、生命健康与社会类课程、自然科学与方法论类课程;专业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主干学科有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作业治疗学。核心课程包括功能解剖学、作业治疗概述、作业治疗基础与实践、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假肢与矫形器学、职业康复学、内科及老年病作业治疗、社会心理障碍作业治疗、肌肉骨骼疾病作业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作业治疗、儿科疾病作业治疗等;实践平台包括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除了各门专业课的实践类章节外,最后一年安排学生进行康复医学科临床(病房、门诊)实习、肌肉骨骼疾病作业治疗实习、神经系统及老年疾病作业治疗实习、儿科疾病作业治疗、社会心理障碍作业治疗实习、职业康复实习、语言及吞咽治疗实习、传统康复治疗实习和社区与老年作业治疗实习等;创新与个性发展平台包括创新创业类课程、荣誉课程和素质拓展模块(见图1)。课程分类、学分统计见表1。
本专业目前拥有2门省级一流课程:《功能解剖学》、《社会实践》;1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老年康复学——作业治疗焕风釆》配套人才培养方案的《内科及老年疾病作业治疗》。
图1 课程体系
表1课程分类、学分统计表
平台 |
必修 |
选修 |
学分合计 |
平台学分所占百分比 |
||
学分 |
百分比 |
学分 |
百分比 |
|||
通识平台 |
31.5 |
64.29% |
17.5 |
35.71% |
49 |
27.76% |
专业平台 |
28.5 |
33.73% |
56 |
66.27% |
84.5 |
47.88% |
实践平台 |
31 |
93.94% |
2 |
6.06% |
33 |
18.70% |
创新与个性发展平台 |
0 |
0 |
10 |
100% |
10 |
5.66% |
小计 |
91 |
51.56% |
85.5 |
48.44% |
176.5 |
100% |
2.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实践注重个人、家庭和社会需要,强调人、作业与环境的介入。“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系统性”及“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坚持“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
临床实践分为实验课程、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多层次多样化的临床实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同时注重新兴作业治疗领域的实践。实验课程(1~6学期)安排在课程中,在实验室、临床科室、康复中心等上实践课及临床见习。临床见习(2~6学期)包括集中见习80小时、社会实践160小时及境外见习。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美国Creighton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其医疗机构见习,培养国际视野。临床实习(6~8学期),以常见系统疾病为主线的作业治疗实习1600小时,轮转4个类型的实习基地:综合医院(神经系统与老年疾病作业治疗实践-14周、肌肉骨骼疾病作业治疗实践-10周、职业康复-2周)、儿童医院(儿童疾病作业治疗实践-8周)、精神病医院(社会心理作业治疗实践-4周)、社区(社区与老年作业治疗实践-2周),确保服务对象丰富,服务范围深入医院、社区、家庭、工作环境等;“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根据实习基地特色自主选择综合医院(表2)。
第一阶段:实验课 (第1-6学期) |
第二阶段:临床见习 (第2-6学期期末) |
第三阶段:临床实 (第6-8学期) |
临床基础课 |
集中见习:临床医学基础及作业治疗专业核心课程 |
神经系统与老年疾病作业治疗 |
作业治疗专业基础课 |
社会实践:老人院作业治疗实践、“三下乡”、义诊、儿科见习等 |
肌肉骨骼疾病作业治疗 |
作业治疗专业核心课 |
境外见习 |
儿童疾病作业治疗 |
社会心理作业治疗 |
||
社区与老年作业治疗 |
||
职业康复 |
||
社区与老年作业治疗 |
||
其它:康复科临床、物理治疗、语言及吞咽治疗、传统康复 |
表2 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4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4名;康复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的专职教师8名,硕士及以上占比为100%。
在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方面,充分利用校、院优质教师资源,坚持教学、科研、临床相结合,促进教师医教研协同全面发展。同时,坚持“外引内培”结合。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近年引进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境内外知名大学教授参与授课;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美、港等进行学术交流、进修。
(六)教学条件
1.教学场所及教学实验室
学校设有越秀校区和番禺校区,公共多媒体教室112间,全部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学生宿舍15.63万㎡,教学实验中心14个(共303间);建有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学校图书阅览座位2872个,中外文纸质图书达到11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百余个,有效地满足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学校体育馆和田径场,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3.68万㎡,体育设施种类齐全,可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学院教学空间适当且方便使用,包括3间学生理论课教室(座位数260个)供康复学生使用。其中,我院康复医学实验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7间作业治疗实验室(总面积约700㎡,包括日常生活及家居模拟实验室(作业治疗实验室)、康复工程室、运动认知实验室、儿童作业治疗实验室、骨科康复实验室、神经康复实验室、心肺康复实验室,包含解剖模型、辅助设备和其他OT评估和训练设备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1间图书馆,饭堂,60间学生宿舍,2间教师办公室,3间共用的会议室及接待室。
实验室名称 |
面积 |
设备 |
图示 |
作业治疗实验室 |
175㎡ |
具备导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系统等 |
|
康复工程室 |
70㎡ |
具备矫形器制作工作台、压力衣制作系统等 |
|
运动-认知实验室 |
50㎡ |
具备三维步态评估与分析系统等 |
|
神经疾病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实验室 |
130㎡ |
具备反重力跑台、意大利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等 |
|
心肺康复实验室 |
100㎡ |
具备运动心肺测试系统、心肺康复训练系统等 |
|
肌肉骨骼疾病康复实验室 |
200㎡ |
具备太空舱脊柱减压系统、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阿基米德悬吊系统等 |
|
儿童康复实验室 |
65㎡ |
儿童康复训练屋等 |
|
中医传统康复实验室 |
140㎡ |
针灸模型等 |
|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713㎡ |
包含标准化病人室、TBL教室等,具备成人心肺复苏模型、高端分娩模拟人、成人气管插管模型等 |
|
实验室设备上,配备了导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系统、运动想象脑机接口、Rehacom认知评定及训练系统、三维步态评估与分析系统、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专业前沿技术设备,为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提供保障。
2.实习基地
专业拥有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7家医疗机构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第一阶段的集中见习机会。同时,与广东省内外12家医疗机构建立实习教学基地,覆盖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社区等,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上海阳光康复中心等。此外,与广州派康、科莱瑞迪等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可根据协议内容到企业进行作业治疗相关内容的见习和实习。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1.专业竞争力
2022年,康复作业治疗专业获批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本专业通过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最高等级国际认证(7年),是境内第六家、华南境内地区首家通过WFOT本科专业国际认证的高校。
2022年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中国软科正式发布,我校康复作业治疗专业被评为A+,全国排名第二。
2.专业特色与优势:
(1)国际视野宽阔:与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合作,与美国杜肯大学、克瑞顿大学、南亚阿拉巴马大学建立联系,为学生搭建国际间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平台;聘请境外教师授课,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核心课程。
(2)临床实践扎实:实践基地多样化,带教老师资质及数量有保障;实践教育分阶段循序渐进开展,OT实践达1780小时。
(3)教学资源充足:学校投入的教学资源充分,教学设施逐步完善并持续更新,2016年以来投入资金超2500万元。
(4)本校医文相融:我校医文相融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与调适》等课程设置及各教学细节中,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作业服务公平,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等有良好促进作用。
(5)本土老年作业治疗特色:老年康复实践资源丰富,与黄埔区老人院构建“上居下养”的医养结合模式,与多个社区医院紧密合作,是老年OT实践的良好基础。
3.学生发展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四级平均通过率达到84.72%,六级平均通过率达46.66%。近年来,学生在各级科技、创新、文体比赛中斩获68项奖项,其中27项国家级、11项省级和30项市级或以下奖项;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课题、发表论文、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每年全体学生参加“国际课程周”,并提供机会给学生到境外进行学术交流以及参加暑期境外作业治疗见习。
为保障教学质量,专业积极开展评教评学活动,近两年,校-督导听课覆盖率为64.26%,专业-督导听课覆盖率为100%,专业-评教评学活动次数为4次。
4.优秀毕业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