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学专业(2024年)
更新时间:2024-04-01

康复治疗学专业(2024年)

3418B

一、专业定位

秉持“医文相融,德术兼修,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康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和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康复人才,建设国内一流康复治疗学专业。

B8312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康复治疗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康复治疗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康复治疗(特别是呼吸康复治疗)相关的临床、教学及科研等相关工作。

C8EFD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学分

1.标准学制:四年。

2.毕业要求:符合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毕业要求,并且获得毕业最低要求175.5学分,其中必修91.5学分,选修84学分。

毕业考核模式:

1.毕业实习结束前:临床实践操作。

2.毕业实习考评: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完成各实习教学环节,考核合格,修满规定学分。

3.毕业科研训练:毕业前要求完成一篇科研训练论文。

学位授予:符合教育部和我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者,经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知识、能力与素养要求

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它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3.掌握与康复治疗学相关的生物、行为、社会和临床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专业理论与知识。

4.掌握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及方法。

5.应用ICF的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能提供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

6.掌握康复治疗学循证实践、科研思路的基本知识与理念。

7.掌握康复治疗学相关的心理、伦理道德、法律知识等基本概念。

8.掌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国内外发展的整体趋势。

专业能力要求:

1.能够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在建立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尊重由于个体差异、文化信仰、习俗的不同给服务对象的康复所带来的影响,倡导以患者兴趣、患者本人或家属的意愿结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能够重返家庭,重返社会。

2.能够正确评估呼吸障碍、发育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心理障碍和老龄化等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能通过规范化评估,开出高质量的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康复治疗处方并实施有效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措施,帮助病患重返社会。

3.具有较强的临床推理能力,发展独立批判性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有效运用人际关系提高治疗过程效率,减少和病患、同事之间的误解和矛盾的能力。

4.能为毕业后工作单位提供业务的组织和计划、管理和质量监控方面的服务。能够参加并组织团队会议,具有良好的医疗文书和电子文档记录和表达能力。

5.具备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培养循证医学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正确态度。

6.具有利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和应用的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

7.具有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军事和心理健康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体魄。

8.掌握SOAP模式、ICF模式并应用其对患者进行问诊、检查、评估分析,做出临床诊断、功能诊断以及预后判断。

专业素质要求: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志存高远,信念坚定,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热爱康复医学事业,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和公民意识。培养遵纪守法、明礼诚信、敬业爱岗、团结友善、艰苦奋斗、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尊重病人关爱生命,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依法行医,病人利益优先,维护民众健康。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力。

5.具有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态度,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认识、批判。

6.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道德伦理观。

四、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专业课程体系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重视课堂教学,积极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工作,加强课程评估,打造《运动科学》省级一流线上课程,《功能解剖学》省级一流线下课程和《社会实践》省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

B05FC

课程体系以“平台+模块”的模式设置,平台包括通识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和创新与个性发展平台。通识平台包括思想政治与哲学类课程、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课程、生命健康与社会类课程、自然科学与方法论类课程;专业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主干学科有康复治疗学、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核心课程包括康复医学导论、运动科学、功能解剖学、康复评定学、物理因子疗法、手法治疗学、骨骼肌肉康复学、儿童康复学、综合疾病康复治疗学、精神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实践平台包括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除了各门专业课的实践类章节外,最后一年安排学生进行康复医学科临床(病房、门诊)实习、肌肉骨骼疾病康复治疗实习、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实习、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实习、心肺疾病康复治疗实习、语言及吞咽治疗实习、传统康复治疗实习、社区/家居康复和作业治疗实习等;创新与个性发展平台包括创新创业类课程、荣誉课程和素质拓展模块。

12F12D

4-1 课程结构比例表

平台必修选修学分合计平台学分所占百分比
学分百分比学分百分比
通识平台31.564.29%17.535.71%4927.92%
专业平台2833.53%55.566.47%83.547.58%
实践平台3296.97%13.03%3318.80%
创新与个性发展平台00%10100%105.70%
小计91.551.91%8448.09%175.5100%

(二)核心课程

1.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康复医学导论、运动科学、功能解剖学、康复评定学、物理因子疗法、手法治疗学、骨骼肌肉康复学、儿童康复学、综合疾病康复治疗学、精神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

2.专业方向模块。本专业开设心肺疾病康复治疗和老年康复治疗方向,各方向简介如下:

(1)心肺疾病康复治疗:心肺疾病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心肺疾病康复治疗的基本原理,结合心肺疾病的病理生理让学生全面了解心肺功能障碍,重点介绍心肺康复治疗的基本治疗技术,以及适应症和禁忌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建议在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后修读。

(2)老年康复治疗:老年康复治疗是康复治疗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有关内科与老年疾病的康复评定、治疗,以使老年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与能力参与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的一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常见老年内科疾病的基本理论、评定及治疗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形成对中国老龄化现状以及老年人群的认识,知晓老年人群的生活情况、健康服务状况、老年疾病给各个系统带来的影响,具备针对老年疾病的评估与制定治疗方案的知识与治疗技能。在本课程中重视多学科合作、注重患者感受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专业素养,在教学中强化责任、平等、公平、尊老等基本道德的培养,在实际技能操作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适合对运动康复、慢性病康复、内科疾病康复、神经疾病康复、社区康复、养老服务等感兴趣的同学修读。本方向先修课程建议为医学专业必修课程、康复医学导论等。

(三)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并实施了自始至终遵循分段式、层次性四年一体教育实践的模式。

88043

1.康复医学科临床(病房、门诊)实习:通过康复医学科病房实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巩固和深化理解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能对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肺系统疾病、内外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和物理治疗。

2.肌肉骨骼疾病康复治疗实习:运用各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术、麦肯基疗法、神经松动术、肌肉能量技术、深层组织放松技术、PNF技术、徒手体操、悬吊训练等方法及各种物理因子治疗仪器,进行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和物理治疗:各类颈椎病、挥鞭伤、急性颈部扭伤、肩周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部筋膜炎、急/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神经根病变(颈部/腰部)、脊柱及四肢骨折、关节炎、全髋/膝置换术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踝扭伤、肌腱炎(肩袖,臀肌腱,髌腱,跟腱)、截肢、手外伤、慢性疼痛等。

3.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实习:运用各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术、悬吊训练、各种体位转移技术、神经发育促通技术如: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等,进行常见神经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 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脑炎和脑膜炎、帕金森病、脊髓损伤、脊髓炎、周围神经病损伤、多发性硬化、小脑病变、阿尔兹海默症、癫痫等。

4.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实习:通过该部分的实习,学生可以掌握:脑瘫、脑性麻痹、外伤性脑损伤、脑感染(如脑膜炎、脊膜炎)、智能不足的康复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小儿斜颈的康复治疗;运动发育迟缓的康复治疗;牵拉技术、关节活动度技术、物理因子治疗、bobath技术、肌力增强治疗技术、功能性训练、引导式教育、辅助器具选择,游戏在治疗中的作用。熟悉:肌张力低下的康复治疗;其他发育障碍的康复治疗;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运动和心理),儿童发育评估方法;居家训练和科技辅具的使用;与患儿家属的问诊;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肌肉张力,肌肉长度协调,姿势控制,感觉的评估

5.心肺疾病康复治疗实习:通过该部分的实习,学生可以掌握下列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炎、肺心病、心脏术后、胸,腹部术后等;心肺康复治疗中常用的评定方法;常见的心肺物理治疗技术;心肺物理治疗常见问题的处理。熟悉:患者病史的收集(如何获得现病史,既往史,药物史,家族史,社会史,患者的临床就诊记录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常见周围学血管疾病的处理方法;动脉血气分析报告的解读、心电图的解读、胸片的解读、肺功能报告的解读;常见的呼吸训练仪和呼吸测试仪的使用;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褥疮、二便障碍,感觉障碍,做好摆位和预防。上肢预防异位性骨化和活动受限。下肢预防深静脉血栓,再次损伤和摔倒;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疼痛,冠心病的干预;消肿、止痛、消炎的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的促进。

6.语言及吞咽治疗实习:通过该部分的实习,学生可以掌握运动性失语症的治疗原则;构音障碍的训练原则;失语症的评定操作流程;制定运动性失语症的康复计划和主要方法;构音障碍的常用治疗技术;正确采集病史,完成言语-语言、吞咽康复的病历书写。熟悉:几种常见失语症的临床特征;构音障碍的分类;吞咽障碍的临床特点;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治疗的宣教内容;吞咽障碍的主要评估与治疗技术;言语和吞咽治疗的常见评估工具;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估与治疗

7.传统康复治疗实习:通过该部分的实习,学生可以掌握:中医病证和西医病证。熟悉中医四诊八纲、经络脏腑等的中医基础理论对针灸科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辨经施穴组方;本科常见病症及其针灸的常用穴位,常用的针灸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以及针灸临床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施治;常用腧穴及其正确取穴方法

8.社区/家居康复:通过该部分的实习,学生可以了解社区常见疾病的物理治疗方法:糖尿病物理治疗、肿瘤物理治疗、慢性疼痛物理治疗、肾功能不全物理治疗、骨质疏松症物理治疗、产前产后物理治疗、抑郁症物理治疗、抑郁症运动疗法、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物理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物理治疗、皮肤溃疡物理治疗、五官科疾病物理治疗。

9.作业治疗实习:运用作业表现模式分析、汇报病例、作业治疗SOAP病例分析及病程记录、对神经系统疾病病例进行作业活动分析及作业评定、制定长、短期治疗目标与计划。常见症状处理的知识和方法,如痉挛、挛缩、中枢性疼痛等。各种体位转移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强制性使用疗法等以及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治疗原则、常用技术。良肢位的摆放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方法,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上肢功能测试和手功能训练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手的精细、协调、灵巧活动能力训练,提高手功能。手上肢矫形器的选配、手上肢矫形器的制作(动、静态)及使用指导。辅助器具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选配评估、使用指导及训练。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能够熟悉认知训练方法并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感知觉的评估和训练方法。家庭环境、公共无障碍环境的评估与改造。各项理疗仪器的操作方法、参数设置、适应症、禁忌症。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

10.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的贡献者和人才。

11.集中见习:通过集中见习,使学生对专业领域有进一步的了解,熟悉专业诊疗流程,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可度。

12.选科实习: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及工作方向,自选两周实习内容,为了学生专向发展,并符合国情需要,建议本专业学生自己感兴趣研究的方向实习。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48名,其中高级职称30名,中级职称9名,初级职称9名;康复治疗学相关学科教育背景教师18名,硕士以上学历10名,其他学科背景教师30名。

专业着力打造一支有国际视野、充满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与美国杜肯大学、北德克萨斯州健康管理中心等国外高校合作,培养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近五年间,专业坚持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先后邀请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成都、昆明、南京等国际、国内康复领域专家为专业师生进行课程设置指导和培训,同时,每年选派2位教师赴美国分别攻读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硕士。

六、教学条件

(一)实验室

学校设有越秀校区和番禺校区,公共多媒体教室112间,全部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学生宿舍 15.63万㎡,教学实验中心14个(共 303间);建有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学校图书阅览座位2872个,中外文纸质图书达到11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百余个,有效地满足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学校体育馆和田径场,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3.68万㎡,体育设施种类齐全,可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学院教学空间适当且方便使用,包括3间学生理论课教室(座位数 260个),7间作业治疗实验室(总面积约700㎡,包括日常生活及家居模拟实验室(作业治疗实验室)、康复工程室、运动认知实验室、儿童作业治疗实验室、骨科康复实验室、神经康复实验室、心肺康复实验室,包含解剖模型、辅助设备和其他OT 评估和训练设备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1间图书馆,饭堂,60间学生宿舍,2间教师办公室,3间共用的会议室及接待室。

实验室名称面积设备图示
作业治疗实验室175㎡具备导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系统等
康复工程室70㎡具备矫形器制作工作台、压力衣制作系统等
运动-认知实验室50㎡具备三维步态评估与分析系统等
神经疾病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实验室130㎡具备反重力跑台、意大利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等
心肺康复实验室100㎡具备运动心肺测试系统、心肺康复训练系统等
肌肉骨骼疾病康复实验室200㎡具备太空舱脊柱减压系统、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阿基米德悬吊系统等
儿童康复实验室65㎡儿童康复训练屋等
中医传统康复实验室140㎡针灸模型等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713㎡包含标准化病人室、TBL教室等,具备成人心肺复苏模型、高端分娩模拟人、成人气管插管模型等

实验室设备上,配备了导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系统、运动想象脑机接口、Rehacom认知评定及训练系统、三维步态评估与分析系统、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专业前沿技术设备,为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提供保障。

(二)实习基地

专业拥有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7家医疗机构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第一阶段的集中见习机会。同时,与省内外12家医疗机构建立实习教学基地,覆盖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社区等,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上海阳光康复中心等。此外,与广州派康、科莱瑞迪等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可根据协议内容到企业进行作业治疗相关内容的见习和实习。

七、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培养成效

广州医科大学于2005年成立康复治疗学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立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校之一,也是省级特色专业;2021年2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本专业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中国大学软科学2023排行榜中在同类专业中居全国第六,获评A。

专业在成立之年招收本科生,分别通过提前批、地方专项和保送批次面向内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招生;近三年,学生在各级科技、创新、文体比赛中,获国家级23项、省级24项、市级或以下奖项73项;2020届~2022届学生四级通过率为93.86%,六级通过率为41.55%。学生就业率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本专业2018、2019届《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度96.15%,就业率为95%~100%,初次就业满意度高(76.92%)。学生读研、深造机会多,2021届学生读研人数为13人,占总人数的16.88%,2022届学生读研人数为17人,占总人数的15.45%,2023届学生读研人数为16人,占总人数的14.29%。

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每学期均邀请境外教师参与课程的授课,从2021年开始,每年举办国际课程周活动,邀请境外专家讲授专业的最新进展,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保障教学质量,专业积极开展评教评学活动,近两年,校-督导听课覆盖率为64.26%,专业-督导听课覆盖率为100%,专业-评教评学活动次数为4次。

专业特色与优势

1.宽阔的国际视野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师生发展方针。师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开拓国际视野,与美国杜肯大学、克瑞顿大学、南亚阿拉巴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建立多元人才联合培养体系,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核心课程。

2.优秀的岭南文化 人才培育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课程思政教育。弘扬“龙氏正骨手法”等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传统康复技术。

F0C63

3.特色的呼吸康复 结合呼吸康复相关课程体系,开展特色呼吸康复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呼吸康复治疗理念及实践。

ACCA6

4.扎实的临床实践 以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州市加速康复腹部外科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引领学生早临床、早实践,从大一开始,逐级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E37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