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专业
更新时间:2022-09-26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临床药学专业定位于培养适合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临床药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南山风格、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临床药学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卫生健康事业。

(二)培养目标

依托我校“双一流”临床医学教育资源,以生物-医学-临床药学模式为教学基础,在系统学习生物学、医学、药学和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基础上,秉持以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临床合理用药、新药临床研究、临床药物评价以及药物警戒等临床药学工作。

(三)培养规格

本科学制:五年。

修读学分:198.5学分

颁发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一)知识要求

掌握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化学学科、生物学科、医学、药学、临床药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熟悉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与临床处置原则。熟悉科研思维,培养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要求

具备开展全程临床药学服务的能力、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评价的能力。具备与医患双方沟通交流、开展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的能力。能够阅读和分析中、外文文献,具备持续学习和教育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临床药学事业,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具有在临床药学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继续深造的基础。具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四)课程体系

临床药学专业以我校医学和药学的基础研究与教学为依托,以附属医院医学部和药学部为支撑进行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充分发挥我校的临床医学资源优势和特色。我校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4大部分。基础医学和药学的课程教学由我校基础医学院和本院药学系承担,便于课程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改革的开展;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的课程教学由直属附属医院医学部、药学部和学院临床药学系联合承担,学校通过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将医学和药学有机融合,构建了医药相融的课程体系,为培养懂医精药的临床药学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如下:

(五)师资队伍

临床药学现有专任教师60名,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2%以上,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5%,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73%,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中具备药学类教育背景占比100%

本专业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审专家1人,国家GCP检查组资深专家1人;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南粤优秀教师3名,广州市优秀教师4人,校级优秀教师10人,省级教学团队2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100%。近年本专业教师获各级教改项目56项(国家级4项,省级10项),发表教改论文39篇,获教学奖励8项,主编/副主编各级教材和论著20余部,其中《表观遗传药理学》获省“优秀教育成果奖”,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2项。

专业负责人:余细勇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药理学)、南山学者杰出人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州市高层次优秀人才,曾先后留学于香港大学医学院和美国贝勒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广州分子与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PI及药理学组组长、国家药监局胸腔疾病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艾贝珐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华南药物临床评价中心主任,广东省临床药物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医药研发平台项目负责人。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分子与生化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GCP联盟早期临床/BE试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华南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技术服务联盟理事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共同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基础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转化医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药学会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国家973计划第四届健康科学领域咨询组专家,主授的本科生课程有: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药剂学、药事管理学。

研究方向:分子临床药理学、表观遗传药理学、干细胞药理学、肿瘤心脏病学。

吴波: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主任。担任广东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第二届药物筛选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第四届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吸入制剂的研发。先后参与或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普通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药学类专业特色教材1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近年来,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并完成布地奈德气雾剂(批件号:2016L03602)、吸入用妥布雾素溶液等多项吸入制剂的研发。

张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广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副主任。从事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主持、参与国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数项科研基金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科研、教学论文四十余篇。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参与了《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表观遗传药理学》和《机能实验学》等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担任《中国药理学通报》、《广州医科大学学报》和《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的审稿人,《广州医科大学学报》编委。社会任职: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理学学会药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广东省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品食品制造工程学会委员,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工作专家,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普宣传专家。

温预关: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副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副主任兼一期临床试验中心主任,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精神药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用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今日药学》编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I新药注册临床研究现场检查专家。主要从事临床个体化用药研究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10多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作为PI先后完成60多项PK/BE临床研究,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40多篇,曾获得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广东省药理学会新技术应用成果奖二等奖2项,入选2015-2019年广州市卫生重点人才。

魏理:女;主任药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兼药学党支部书记,广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 副主任,国家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主任。现任主要社会任职有:中国药学会第一届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院第二届临床合理用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科学普及专委会主任委员;广州医学会医院药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近五年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总经费约260万;发表论文20余篇,其SCI 5篇;作为主编、副主编撰写著作4部;目前受聘《今日药学》、《中国药房》、《药物治疗年鉴》AOP中文版、《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CTP中文版等,杂志编委。

(六)教学条件

学校持续加强资源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

1.教室资源

学校拥有公共多媒体教室110间,建有智慧教室6间,PBL小组讨论室21间,支持开展智慧课堂教学、远程会议、直播教学、跨区域互动教学等。

2.图书及信息资源

学校两个校区均建有图书馆,设置各类阅览室、书库、学术报告厅、会议室等功能室,校园网覆盖率100%,实现了全部教室、教研室、实验室、办公场所以及各附属医院、学生宿舍等网络化。本专业订阅临床药学类核心期刊种类数(含纸质和电子)100余种。

3.学生公寓、饮食和文体活动场所

学校两个校区学生宿舍面积共103723.94㎡,设有特殊需求宿舍用房和隔离房,能为特殊需求学生提供住宿。食堂就餐环境舒适,膳食品种丰富、安全卫生,设有清真餐食,为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食品。学校建有现代化体育场馆和设施,全天开放,供学生课外进行体育锻炼。

4.实践教学平台

学校建有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平台14个,其中,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形成了结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功能齐全的实践教学体系。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设施充足,专业专用实验室面积达3363.29平方米,实验仪器1993台,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39台,仪器设备总价值2487.95万元

专业依托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直属附属医院、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粤港澳国家医药研发平台等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并以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开展多形式的数字化实践教学

专业相关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平台一览表

项目名称

设立时间

项目级别

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6

国家级

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6

省级

应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2019

省级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

2015

省级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2015

省级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技能实验中心

2014

省级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2013

省级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2006

省级

 

       临床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时间为42周,包括12周的药学部门实习和30周的临床科室实习,由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共同组成实习带教团队。根据医院的专科特色,选择5个临床专科进行实习,每个专科的实习时间不少于6周,其中呼吸内科为必选实习科室。我校7所直属综合性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作为主要的临床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教学基地,同时还有7家非直属三甲医院可供学生毕业实习,这些医院均为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主要临床教学基地一览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于2016年创建,每年招生人数在60人左右,目前在校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294人。经过的专业建设,临床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人才培养成果显著,目前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药学)排名中,我校临床药学学科2020年排名全国医药类院校第16位,2021年排名全国第15位。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特色与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秉持扎实基础、高阶创新、合理用药、精准用药的培养理念,全面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2. 创新的智慧临床药学教学模式。综合运用 5G技术、人工智能、网络药理 学等高科技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开展智慧临床药学服务的能力。

3. 创新医药实践导向。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依托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附属医院、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粤港澳国家医药研发平台等建立实践基地,保证学生培养质量。

4. 科研反哺教学。将药物基因组学、药物表观遗传组学等学科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体系,开设临床精准用药所需特色选修课,促进专业发展。

5. 培养国际视野。与外语部合作,加强教师专业英语授课水平和学生专业英语能力;与美国圣约翰大学和瑞典乌普拉萨大学等开展学生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学业成果优秀。学生在四六级英语成绩、专业课学习成绩、大学生创业项目、科研立项、获奖、论文发表等方面均获得良好成绩。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参与度高,2019年学生参与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2名,学生参与科研竞赛人数占比达61%2020年学生新药研发团队获得 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0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大赛,获第十、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一等奖共2项、二等奖1项、优秀论文奖1项。2016级学生中有3人获推免攻读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研究生。

相关的获奖证书: